集成电路设计中的各项环节

系统架构师(类似软件开发的架构师)

IC岗位天花板,对技术深度和技术广度的要求都非常高。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经验才能胜任,或者说才有机会、有资格成为架构师。

岗位内容:分析产品需求、设计系统方案、芯片架构规划、定义芯片Spec

任职要求:10年+经验

前端设计- DE(类似软件开发里的产品经理和开发工程师,会写代码的产品经理)

负责描述并实现芯片的具体行为和功能,主要是逻辑设计。前端设计工程师要根据Spec,通过硬件描述语言设计RTL代码,实现芯片的功能。

岗位内容:HDL编码、仿真验证、SDC编写、逻辑综合、STA检查、形式化验证

任职要求:熟悉逻辑设计,熟悉数字芯片IP模块,熟练掌握Verilog HDL语言。微电子/集成电路硕士优先

功能验证- DV(类似软件开发的测试工程师,验证代码功能和bug

是保证芯片功能正确性和完整性最关键的环节。功能验证工程师要对RTL代码进⾏EDA仿真,从中发现RTL代码BUG后,再提交设计⼯程师进⾏BUG修复。

岗位内容:搭建验证环境、设计测试向量、收集验证覆盖率

任职要求:熟练掌握验证工具,需要涉及部分软件编程

DFT设计- DFT

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测试阶段,提高芯片流片之后的可测试性。DFT设计工程师对技术广度要求比较高,需要懂设计、懂测试、懂电路。

岗位内容:DFT架构定义、DFT电路设计、生成测试向量

任职要求:熟悉DFT原理、流程,熟悉相关EDA工具

后端实现(后端设计)- PR(类似软件开发里后端开发工程师,负责软件开发和后端接口、数据存储的实现)

是连接设计与制造的桥梁,主要是物理设计。后端实现工程师要把验证后的RTL代码转化成门级网表,再通过布局布线、物理验证,最终产⽣供制造⽤的GDSII数据。

岗位内容:物理结构分析、逻辑分析、布局布线、版图编辑、版图物理验证

任职要求:熟悉后端设计工具,熟悉版图,了解芯片制造工艺

以上是针对数字方向的岗位,如果是模拟的话,岗位就分为模拟电路设计和模拟版图设计。(模拟同样需要架构师)

模拟电路设计(模拟设计)- AD(类似软件开发环节中的全栈工程师)

就是通过宏观测量约束子电路的性能而实现电路功能与设计。

岗位内容:高层次布局规划、电路设计、仿真优化、版图指导

任职要求:熟悉模拟电路原理,熟悉电路单元结构,熟悉半导体器件及工艺,熟练掌握相应EDA工具

模拟版图设计(模拟版图)- Layout(类似软件开发环节中的运维,负责把代码打包发布出去,并确保应用能够访问)

就是把电路语⾔转化成可输出的芯⽚,是连接模拟芯片设计和制造的桥梁。模拟版图工程师要通过EDA设计⼯具,进⾏布局布线等工作,最终⽣成可供芯⽚输出的GDSII数据。

岗位内容:物理布局布线、设计规则检查、电路与版图⼀致性检查、寄⽣参数提取及后仿真

任职要求:熟练掌握版图设计工具

芯片制造、封测环节

晶圆制造厂和芯片封测厂的岗位也是越来越细分的,而且不同公司对于岗位的叫法也会有所出入,所以具体还是要看岗位JD。

这里就给大家罗列几个常见的岗位。

设备工程师 – EE

需要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。设备是要日夜持续运转的,所以这个岗位有夜班要求。

岗位内容:监控设备运行参数、日常保养设备、解决设备问题、配合工艺提升良率

任职要求:相关专业背景,熟悉设备仪器

工艺工程师 – PE

也叫单项工艺工程师,需要保证工艺的稳定性。

岗位内容:负责芯片制造过程中,氧化、刻蚀、光刻、金属、注入、外延等单项工艺步骤的研发与量产支持。

任职要求:精通单项工艺原理、工艺步骤的设备仪器,熟悉工艺研发和量产迁移的科学方法。

工艺整合工程师 – PIE

PIE工程师需要针对特定技术节点或特定产品,去解决芯片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。

岗位内容:工艺流程的搭建与优化、定义设计规则、监控工艺数据

任职要求:精通半导体物理、器件物理,熟悉工艺、沟通协调能力高,擅长问题分析及溯源

良率工程师 – YE

主要围绕“缺陷分析”和“良率提升”展开工作。

岗位内容:研究和监测生产过程中的缺陷产生、消除系统性缺陷、提升芯片良品率

任职要求:熟悉工艺流程和缺陷,熟悉统计分析,了解半导体物理,器件物理

质量工程师 – QE

保证制程稳定性和芯片可靠性,需要监督各部门、各环节的生产情况

岗位内容:可靠性测试、失效分析、质量管理、提供解决方案

任职要求:熟悉工艺流程、熟练掌握质量分析工具

封装工程师

需要配合研发团队对芯片进行封装,确保可生产制造性。

岗位内容:芯片封装设计、维护管理设计文档、优化工艺流程、开发新工艺

任职要求:了解晶圆制造工艺、封装流程,熟悉EDA工具

集成电路设计中的各项环节

发表回复

滚动到顶部